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闭幕不久,新中国历史上首次召开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习近平法治思想这一重大理论范畴。这在新中国法治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习近平法治思想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人民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集体智慧的结晶,是统领新时代中国法学理论研究的制高点,是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法治强国的理论支撑。
新时代法治中国实践的思想旗帜和行动纲领
为什么要搞法治、建设什么样的法治、怎样建设法治,贯穿了习近平总书记波澜壮阔的治国理政历程。习近平法治思想的不断发展和成熟,指引法治中国建设按下快进键,深刻回答了许多一直想弄清而没有弄清的问题。
正是在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引领下,党对法治中国建设的领导全面加强。习近平总书记旗帜鲜明提出,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全面依法治国绝不是要削弱党的领导,而是要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不断提高党领导依法治国的能力和水平,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正确航向。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专门就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作出决定,这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新中国历史上乃至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都是第一次。党的十九大进一步对新时代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提出新任务,顶层设计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进一步强化。2018年3月,依据中共中央《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组建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作为党中央决策议事协调机构,负责全面依法治国的顶层设计、总体布局、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担任主任,为加强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集中统一领导,协调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提供了坚强政治保障和有力组织保障。
正是在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引领下,法治中国建设的战略部署日益明确。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一系列战略部署安排,可以概括为“一二三四五”。“一条道路”, 即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这条道路的核心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两个阶段性目标,即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战略安排相适应,到2035年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要基本建成;在此基础上,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法治强国是题中应有之义。“三位一体”, 即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四个方面主要任务,即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这一总抓手包含五个方面内容,即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这一系列战略部署安排,为全面依法治国提供了科学的顶层设计、路线图、施工图。